第两百八十九章 准备工作(下)-《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苏联那边的问题其实也一样,苏维埃建立二十多年,国家内部很多风俗习惯和沙俄时代完全不同了。光是一个相互之间的称呼方式,就分成上级对下级,下级对上级,相互平级之间有资历差异的,没有资历差异的,本部门内部的,不同部门之间等等,这套在外人眼里根本分辨不出差异的规则,而在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却分得清清楚楚泾渭分明。所以要是换成一个对此一知半解的德国间谍,或许两三句问候就可能会露出马脚来。

    而苏联国内清洗再次扩大之后,整个社会上下都瞪大了眼睛,似乎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,时刻准备发现身边隐藏的叛徒和外国间谍。在这种环境下,以往训练的那种德国情报员根本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。

    如今德国官方派遣到苏联的情报官员,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缘故,身份根本就是半公开的。相对来说苏联间谍的生存条件要好得多,他们往往持有第三国的公民身份,让德国保安总局短时间内很难加以甄别。

    帝国情报局也就是“奥丁之眼”针对苏联这种特殊环境,拿出的应对方案实在不多,首先是尽可能雇佣俄罗斯裔的间谍,最好还在俄国境内生活过一段时间的那种。

    要说流亡的白俄应该是最佳选择,但事实上白俄族群是被苏联情报部门渗透最严重的,不关信仰上的差异,这些人骨子里还是大俄罗斯主义者。

    当然白俄也不是完全不可信任,其中的确有不少人,仍旧对苏联怀有敌意和仇恨。不过这些人里面极端反苏的也不要,因为仇恨已经充斥了他们的头脑,而间谍的任务是收集情报,冷静和清醒的思维特别重要。

    除了当年的白俄后裔,“奥丁之眼”另一个主要招募来源就是从苏联逃亡欧洲的流亡者,这些人中间有不少曾经是苏联体制内的人员,熟悉整个系统的运作,或许因为时间延续在细节上可能有些改变,但是这些问题只需要用心,很容易就能弥补起来。

    “奥丁之眼”还从德国境内的苏俄移民里招募了一批情报员,这些人的个人素质是所有俄裔雇员里最高的,他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,甚至部分人拥有大学学位。这些俄裔侨民不少在德国长大,除了会一口流利的俄语之外,其他方面和德国人几乎没有什么两样。

    这些人参加情报组织的目的也不尽相同,有的人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有则的是纯粹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,还有的是想要表达自己对帝国的忠诚。

    经过保安总局的强化训练后,他们中成绩优异的成员,此时已经被派往波罗的海沿岸各地,那些地区刚被苏联吞并,当地人还保留着原本的生活习惯,户籍资料也比较混乱,所以只要当地负责接应的人员不出问题,这些人很容易就能获得苏联的合法身份。
    第(2/3)页